top of page

寶島野孩子期望為台灣水上運動的整體環境設立模範標竿

已更新:2022年7月5日



這個議題一直是從業以來一直努力地思考的問題。風險的控管會大大的影響水域開放的走向。

不論你是玩家,還是教練,還是業者。大家清楚知道自己承擔的風險與責任嗎?


在大家都在吵著立槳到底要不要穿救生衣的時候。其實有更重要要注意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呢?


- 證照

你知道帶你的教練有沒有證照嗎?

中華民國教育部體育署在這些年早就已經推動「體育署立槳教練證」。

體育署立槳教練班開班必須經過與體育總會核備,開班資訊包含課程內容、講師資格、學科術科以及實習,還有年滿18歲,附加上良民證,才具備報名資格。

如果有人跟你說,體育署哪有立槳證照。

有人跟你說,考完證照當天就拿到證照了。

有人跟你說,未滿18也可以拿證照啦。

那應該好好檢查究竟你拿到的證照是不是體育署的證照呢?

如果不是,也不用太過擔心,市面上也是有些協會的教練訓練很專業,只要你相信他們協會的教練審查標準就好。


- 保險

你知道參加水域活動,業者替你投保的是「旅遊平安險」還是「公共意外責任險」嗎?

旅遊平安險屬於個人人身保險,要保人為個人,賠償無需證明責任,只需要醫療單據實支實付。但這並非業主之責任險。而是由學員自行負擔之保險費用。

如果因為活動導致需要添購醫療用器具(例如:拐杖),如果導致無法工作一個月,如果導致終身失能。

很遺憾,是無法得到賠償的。

公共意外責任險,才是業者應該承擔的「責任」。

但責任險是由法官判定業者需負擔之責任賠償民事訴訟之賠償。包含衍生之醫療費用、復健中之不便、失能之賠償、甚至死亡後之喪葬費用。


如果你是玩家,在報名活動前,要了解業者的保險才能確保自己未來發生風險之權益。

如果你是教練,在加入團隊前,要了解你的公司是否能夠承擔出事後之責任。

如果你是業者,更要了解這背後之責任。


戶外運動發展需要更多合法的業者、教練一同推廣讓發展更順利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