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y Items

I'm a title. ​Click here to edit me.

「新手必看!」衝浪滑板篇衝浪滑板

「新手必看!」衝浪滑板篇衝浪滑板

衝浪滑板,利用高傾斜的角度創造更多的滑板樂趣。更是模擬滑雪、衝浪最棒的陸地訓練器材。 寶島野孩子推出初學者必看影片! 讓你一小時就上手! 學習步驟: 裝備認識 站姿 前後重心 Toe/Heel控制 身體壓縮與釋放 傾斜與壓力控制 加速 靜態練習 https://youtube.com/shorts/9boPDGgUoB8?feature=share 動態練習 https://youtu.be/J-EX__TyeGE 歡迎大家多多練習,讓我們一起愛上板類活動的世界

「關於滑雪課程」

「關於滑雪課程」

許多人沒有真正上過雪場,所以會有疑問。 我到底該不該在台灣學滑雪? 我該不該在滑雪場請教練? 我該上幾天教練課程? 先讓大家知道一下教練強森的學習歷程。一直到滑雪超過三十天,「每一天滑雪」都有教練帶著學習。一直到現在已經滑雪十多年,依然固定會去上課進修。為什麼呢? 這跟滑雪運動的特性有關。 滑雪運動,在平地、緩坡、陡坡、不同雪況、不同地形都會需要不同的滑行技巧。 因此。台灣學滑雪有沒有用呢? 當然有,對於學習基本技巧肯定有幫助。但是因為沒有「實際在雪場滑行」的經驗,因此上了雪場,還是需要教練根據現場狀況選擇合適的場地以及指導對應該雪況雪道的正確技巧。 那到底要上幾天課呢? 取決於旅程的規劃。 如果去雪場玩三天,只想玩玩綠線,那可以學習到綠線技巧後,就可以自己練習。 但因為動作可能在沒有教練指導下錯誤,因此還是建議在動作尚未定型前每天都要有教練指導。 所以針對三個問題 ❓我到底該不該在台灣學滑雪? - 如果想要在出國之前對滑雪有基本的認識,在台灣先上課當然有幫助。 但建議要找「有國際專業證照教練上課」,否則可能反而造成錯誤的動作未來必須修正 ❓我該不該在滑雪場請教練? - 當然需要,因為到了雪場,跟在台灣滑雪是完全不同的。 不論你在滑雪機、小叮噹,都跟在雪場的環境差異太大。 因此還是需要雪場的教練根據你的程度選擇合適的場地,指導適合的技巧。 ❓我該上幾天教練課程? - 建議在還不能全山所有地形都能滑以前,每天都要上課。尤其是滑雪的初期,如果不是每天都有教練指導,很容易養成錯誤的習慣未來非常難修正。 讓專業教練帶領,滑雪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心。 #寶島野孩子 #滑雪 #CASI #日本 #加拿大 #fwa_tw 寶島野孩子戶外探索玩樂園

滑雪0經驗新手注意事項

滑雪0經驗新手注意事項

滑雪0經驗新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一個好教練,再來才是裝備問題,寶島野孩子在日本也有不少合作的教練,有興趣的話文末有介紹哦。
裝備也是初學者頭疼的問題,由於滑雪是冬季的戶外運動,溫度常在零度以下,所以除了雪板、雪鞋外,要如何在低溫的環境仍然能溫暖舒適顯得非常重要。也因此,在滑雪前就應該將所有裝備從內到外一一穿好再出門唷。
現在,小編要開始細數有哪些要穿,請仔細看好囉~
上身衣物有底衫、中層、雪衣、手套、護腕、脖圍、雪鏡、安全帽,下身衣物有內搭褲、防摔褲、護膝、長襪,最後再穿上滑雪鞋、抱著雪板就可以出門了。
有沒有人已經開始慌了啊,『怎麼準備....好花錢....一年才用一次....』無數的問號開始出現@@
哈哈....莫急莫慌莫害怕,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要讓大家了解初學者在出發前該自備什麼,以及選購跟穿著時的幾個注意事項。
Q:初學者在出發前需要自備哪些東西?
A:
貼身衣物、特殊需求的東西一定要先自備,而這些東西一般也比較便宜,小編將這些東西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1. 保暖排汗的底衫 2.長度到小腿的七分內搭褲
3.便宜入門但合臉型的雪鏡 (必須戴眼鏡的朋友尤其要特別找適合的雪鏡) 4.保暖中層或帽T 5.稍為寬鬆的滑雪手套,兩指、三指、五指都可以(註1)
6.內層手套 7.滑雪長襪 8.脖圍(不要戴圍巾,很危險)
9.護具(註2)
註1: 手套選擇: https://youtu.be/LaTJzDH3zqE 註2:單板護具需要最多,包括安全帽、護腕、防摔褲、排球護膝,安全帽可自備可租借,其他護具則建議自備。雙板需要的是支撐型的護膝,兩種不要搞錯囉~
Q: 初雪者在穿著上應該注意什麼? A:
上半身採用洋蔥式穿法,分為上層、中層、內層。 內層: 排汗。 中層: 不可以穿羽絨,建議穿著刷毛衣,如果容易流汗不怕冷的朋友不一定需要中層。 外層: 防風防水透氣(防水係數: 5000以上) 手套: 防水係數5000以上。小朋友/容易流汗的建議攜帶兩雙手套替換。 或使用內層+外層手套。 脖圍: 防風、保暖 雪鏡: 雙層、建議初學選擇黃色、橘色。 安全帽:合頭型是最好的。如果太大,可以套一個毛帽,或是帽T的帽子再戴安全帽。
Q: 能夠租借的裝備有哪些?
A:
雙板、單板、雙板雪鞋、單板雪鞋、雪杖、雪衣、雪褲、安全帽這些都租借得到。
以白馬地區為例,雪衣、雪褲、全套雪具、安全帽,一天的租金大約在7000日幣左右。
裝備介紹: https://youtu.be/HVl7f9zvAl4 Q: 需要戴眼鏡的學員該怎麼辦呢? A: 隱形眼鏡 + 雪鏡 。(離開室內雪鏡就絕對不能拿掉) 如果真的要戴眼鏡,一定要戴著眼鏡去試雪鏡確認尺寸。但要注意這樣的搭配非常容易起霧。 Q: 怎樣雪鏡才不會起霧呢?
A: 1: 選擇較知名品牌的雪鏡,會有較好的通風、鏡片也較不會起霧。 2: 雪鏡內,不能有任何東西(頭髮、脖圍)只要讓冷空氣進入就會起霧。 3: 室內戴好,離開室內就「絕對不可以」拿起來,讓雪鏡「內」接觸冷空氣就一定起霧。 Q: 雪具租借在哪租?當天到雪場租用裝備? 還是在其他店家租? A:
先確認住宿飯店有無租借。 1: 若住宿飯店有租借,建議滑雪課程前一晚先至飯店雪具店租(通常有房客優惠),租好以後可以先放進飯店Locker,隔天直接穿全套雪具拿雪板至滑雪場上課。 2: 若住宿飯店無租借,建議提早至少1-2小時到雪具店租借,拿裝備、試裝備尺寸需要時間,避免影響上課時間。
Q: 初學者在租借裝備時需要注意什麼? A:
一定要「剪腳指甲」、一定要「剪腳指甲」、一定要「剪腳指甲」。 請穿著滑雪襪去租借,現場需提供身高、體重。
單板部分可以請店員幫忙調整為「Duck stance」 12、-12 。 雙板部分請穿著滑雪襪租借,現場提供身高、體重、並告知滑雪程度。 讓店家選擇合適長度、磅數。 鞋子務必「綁緊」,鞋子一定要「合腳」不可以太舒服(腳不能在裡面滑動)。 鞋子裡面只能有腳跟襪子,內搭褲以及雪褲千萬不要塞進雪鞋之中。
以上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詢問你們的教練。寶島野孩子在日本也有不少合作的教練,點擊下方連結就有教練與雪場的的介紹哦~
https://www.fwa.com.tw/snowboarding

立槳的十個大哉問!!

立槳的十個大哉問!!

全世界瘋立槳,立槳運動為何能夠引領水上休閒運動風潮?
你~~立槳了嗎?! Q: 立槳與獨木舟有什麼差別呢? 立槳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掉到水裡是不是比較危險呢? 立槳從衝浪板衍生而來,站立於板子上運用核心力量以單槳滑行。獨木舟是坐姿划行,舟身的設計讓身體能固定於舟上,因身體與下肢有支撐,進而使用核心力量發力以雙槳划行。 立槳板雖然長得跟衝浪板相似,但浮力更大,板子寬且長,因此不容易翻覆。可以站著玩、跪著玩、坐著玩、還能躺著玩,即使落水,還有腳繩與立槳板連結。落水後也因為板子是平面,比獨木舟更好上板,安全性極高。(目前並沒有任何在正常風浪情況下立槳出海溺水的案例) Q:我怕水、不會游泳可以玩立槳嗎? 當然可以~ 立槳運動有三大安全保障: 1.超大浮力的板子 2.腳繩(與板子連結) 3.浮力背心(或浮力腰包) 從事立槳活動,選擇合適的場域(新手從平靜水域先開始)幾乎不會有落水的風險。在學習站立的過程,只要有專業的教練指導,落水的機率也極低。課程中,教練也會指導學員落水上板,由於有三大安全保障,即使不會游泳,怕水的朋友也能藉由立槳活動開始熟悉水域活動。 Q:幾歲適合玩立槳呢? 只要有合適的浮具,合宜的場地,年齡的範圍還滿廣的哦。 6歲以前可以跟大人兩人一板,身上穿著浮力背心,教練隨在旁,就更能確保安全。我們還指導過七十多歲的長輩,也能開心的玩立槳。 Q:我可以帶狗狗、貓咪一起玩立槳嗎? 當然可以。 立槳是最適合帶著寵物一起來玩的活動,由於板子面積大,浮力大,寵物很不容易落水,如果是狗狗一般也很愛游泳很適合帶著狗狗一起出海玩。如果擔心毛小孩,也可以準備寵物的救生衣,一起出遊更開心。 Q:立槳站不起來,有什麼技巧嗎? 板子站立的位置,身體的姿勢,重心,用槳平衡的技巧,是能否站穩的關鍵。專業的教練會教你如何用利用槳葉壓水產生支撐力,進而讓划行者能在失去平衡的瞬間得到支撐點,重新找回平衡。 技巧檢視小秘訣 💁 💯 站姿👇 背打直 直視前方 膝蓋微彎保持彈性 兩腳與肩同寬 腳尖朝前 站立於板子中心 划槳👇 下方手臂延伸往前 髖關節為軸心背打直向前往下延伸 上方手往下壓,將槳葉垂直入水 發力使板子往前送 髖關節轉動使槳葉於腳跟旁,讓槳葉垂直出水 槳葉內轉形成最小阻力,讓槳葉往前推 Q:立槳不是隨便滑滑就會前進嗎? 有什麼需要學習的呢? 立槳因為浮力大,不易落水,會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買了板子就可以輕易的下水玩,但中間隱藏的風險不小,上課要學習什麼呢? 環境與安全:
由專業團隊選擇合適學員程度的划行路線,課程中指導學員環境風險的評估,在地法規的規範,環境友善的教育,並且針對當天的風況,天氣,浪況,海流等讓學員了解未來單獨從事立槳活動的活動計畫方式。 裝備的介紹: 根據學員的需球,提供專業的器材,合適的板型搭配路線的選擇,更可以提供不同的板子讓學員在購入裝備前能更多了解裝備避免浪費錢買到不適合的裝備。 水上安全: 指導學員如何正確的穿著浮力衣,如何使用浮力衣讓自己在水上安全地漂浮,如何正確的使用腳繩,如何有效率的上板方式,如何在水上救援上板有困難的同伴。 正確的划行姿勢: 許多沒有上過課程的人都會誤以為立槳站起來很容易跌倒,很危險。很多人會誤以為坐著划比較輕鬆。很多人會在玩過立槳以後手臂痠痛,或從事海上立獎活動時,因為落水無法上板留下陰影。這些都可以在我們的課程中會學習到: 正確的上板方式讓學員在落水後不慌張 正確的站姿讓站立更穩定 正確的用槳方式讓站立平衡更輕鬆,面對海浪也不容易落水 正確的划槳方式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進階技巧: 走板,定軸,跳躍等 讓立槳變得更好玩 Q:我已經有在玩立槳,可是我常常覺得很不穩,划久手很酸很累,可能有什麼動作錯誤嗎? SUP玩家常見錯誤: 駝背 ❌ 眼睛看水面 ❌ 膝蓋未彎曲 ❌ 膝蓋太彎曲 ❌ 腳站太寬 ❌ 兩腳外八 ❌ 槳葉斜插入水❌ 膝蓋彎曲角度變動❌ 下手臂彎曲❌ 槳葉出水位置於身體後方❌ 划槳時身體左右腳施力不均❌ Q:立槳有專業證照嗎? 立槳目前國際證照有ISA,ASI兩個協會。 台灣的體育總會也有與許多台灣的運動協會合作,由運動協會提報體育總會核備舉辦教練講習活動,經過考核通過後即可取得體育總會認可的立槳教練證。仿間也有許多非官方認可的協會辦理教練講習課程,一般就是發給自己列印的證書(無體育總會核備字號) Q:什麼季節適合玩立槳? 一年四季都適合。 台灣狹長地形,北迴歸線經過,南北的氣溫落差大。 春 - 全台河道,南部海洋探索 夏 - 全台 秋 - 全台河道,南部海洋探索 冬 - 全台河道,南部海洋探索 Q:立槳的專業領域有什麼可玩的呢? 立槳除了拍拍美照以外,但其實立槳運動已經有許多國際的賽事。 立槳衝浪(SUP Surfing) 立槳競速(SUP Racing) 立槳激流(SUP River) 立槳Downwind(SUP Downwind) 立槳自由花式(SUP Freestyle) 立槳瑜伽(SUP Yoga) 立槳水翼(SUP Foil) 這些涵蓋了平衡,核心運用,速度,體力,技巧,風,浪的運用。能夠讓立槳運動廣泛的應用於不同的場域。需要專業的立槳能力,能夠讓立槳玩家享受更多運動的挑戰與樂趣。 #Editor: Johnson Wu From FormosaWildAdventures

「關於滑雪」

「關於滑雪」

冬天來到,今年國境開放,相信很多人開始蠢蠢欲動想出國滑雪。
其中不乏許多沒有接觸過滑雪的初學者。在接觸之前,心中會不會有這些疑問,我要選單板還是雙板呢?我要不要請教練呢? 我應該上幾天課呢? 有沒有什麼是我在台灣就可以先練習的呢?
筆者在第一次滑雪前,就充滿著這些疑惑。不過,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後,雖然不敢自稱樣樣精通,倒也可以說略懂略懂。閒話不多說,就讓我來為大家一一說明吧~ Q: 我該選單板還是雙板 ? 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我的答案是選你喜歡的。我們如果以難易度來說,Ski 很快就能上手,在平緩的坡道容易學會煞車與平衡,因此初學階段較少摔倒,體力的要求也較小。但高階Ski對於雪板的控制技術較高,因此要學好的難度較高,要在陡坡順暢滑行需要比較長的學習時間。
Snowboard因為腳綁著無法脫離,又只有一張板、兩個邊,所以一開始的平衡較難,也比較容易摔倒,就好比第一次騎單車搖搖晃晃的樣子。學習Snowboard護具一定要備齊,例如防摔褲、護膝、護腕、安全帽,除了避免受傷,還能大幅降低冰凍不舒服的情況哦。Snowboard對體力要求比較高,但是在挑戰陡坡時,只要使出『無敵落葉飄』,大多能順利攻克哦。
你問我什麼是無敵落葉飄?來參加講座,我示範給你看 lol Q: 我應該請教練嗎? 由於滑雪的控制雪板技巧極高,身體的姿勢,與雪板的相互關係很難從自身去感受。雖然網路已經有非常多教學影片,但這些影片僅適合建立知識。我們建議每年雪季開始,安排至少一天的教練課程,其餘時間再安排自行練習,或逛山拍照玩樂,這一天的課程會在後來幾天中,慢慢地發揮影響,讓你的技巧更上一層樓哦。 Q: 我應該上幾天課呢? 建議新手至少需要2-3天課程。
Day1: 熟悉雪場安全規範、熟悉雪板平衡、學習上下纜車、學習煞車與方向控制
Day2: 熟悉上下纜車、熟悉煞車與方向控制、嘗試於不同雪道(不同地形與坡度)滑行、 學習轉彎。
Day3: 學習轉彎、挑戰中級滑道開始逛山。 教練能夠協助學員的,包含選擇合適的雪道,指導對應學員能力的技巧,調整學員動 作,還有幫學員拍美照。 Q: 有什麼我可以在台灣先學習的呢? 以Snowboard 來說,有幾個最重要的初學項目,包含 姿勢與平衡、旋轉、鋼邊的運用。
姿勢與平衡部分,我們可以利用平衡板調整自身的站姿,以及增強身體的動態平衡。
旋轉與鋼邊運用部分,我們可以利用衝浪滑板(Surfskate)來練習下面幾個動作。
1.單腳滑行
2.旋轉(身體的帶動方式)
3.Toe side壓邊
4.Heel side壓邊
在陸地的滑板讓身體熟悉後,到雪場穿上Snowboard自然能加速上手。 除了滑板以外。還有哪邊可以練習呢?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室內練習場,這幾個地方各有不同的特色,在這裡推薦給大家: iski - 教練均擁有國際證照,多數都有多年雪場教學經驗,教學扎實。
SPK 滑雪公園 - 由知名網紅教練Perry叔叔創辦,除了滑雪機練習外,還有很棒的氣墊練習場可以練習公園特技。
新竹小叮噹 - 國內第一座人造雪雪場,需要自行爬坡,對於想要感受速度感的初學者,出國前可以先到小叮噹熟悉雪地的感覺。 十一月我們會舉辦滑雪初學者的講座,講座內容將針對行程規劃,裝備打包、租借,雪場介紹...等等,會有更多的資訊要跟大家分享。 滑雪裝備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XCOi5tKe5MA

夏天最流行的SUP,你學會了嗎?

夏天最流行的SUP,你學會了嗎?

夏天最流行的SUP,你學會了嗎? 讓寶島野孩子戶外探索帶你入門喔! 浮力衣示範 https://youtu.be/kLJzttQbF9o 上下板注意事項 https://youtu.be/0X1G-X0c_OY 槳的調整與確認 https://youtu.be/067KPKLBoL0 划行基本技巧 https://youtu.be/t0bVQzIyP4k 基礎教學簡介: https://youtu.be/FGDg2XdP0Do 轉彎技巧 https://youtu.be/QQsOcJi-vJI 定軸旋轉 https://youtu.be/UeE3M0yk_g0 水上救援 https://youtube.com/shorts/CdzT64uh2G8?feature=share 更多課程,歡迎點擊了解 https://www.fwa.com.tw/sup

寶島野孩子期望為台灣水上運動的整體環境設立模範標竿

寶島野孩子期望為台灣水上運動的整體環境設立模範標竿

這個議題一直是從業以來一直努力地思考的問題。風險的控管會大大的影響水域開放的走向。 不論你是玩家,還是教練,還是業者。大家清楚知道自己承擔的風險與責任嗎? 在大家都在吵著立槳到底要不要穿救生衣的時候。其實有更重要要注意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呢? - 證照 你知道帶你的教練有沒有證照嗎? 中華民國教育部體育署在這些年早就已經推動「體育署立槳教練證」。 體育署立槳教練班開班必須經過與體育總會核備,開班資訊包含課程內容、講師資格、學科術科以及實習,還有年滿18歲,附加上良民證,才具備報名資格。 如果有人跟你說,體育署哪有立槳證照。 有人跟你說,考完證照當天就拿到證照了。 有人跟你說,未滿18也可以拿證照啦。 那應該好好檢查究竟你拿到的證照是不是體育署的證照呢? 如果不是,也不用太過擔心,市面上也是有些協會的教練訓練很專業,只要你相信他們協會的教練審查標準就好。 - 保險 你知道參加水域活動,業者替你投保的是「旅遊平安險」還是「公共意外責任險」嗎? 旅遊平安險屬於個人人身保險,要保人為個人,賠償無需證明責任,只需要醫療單據實支實付。但這並非業主之責任險。而是由學員自行負擔之保險費用。 如果因為活動導致需要添購醫療用器具(例如:拐杖),如果導致無法工作一個月,如果導致終身失能。 很遺憾,是無法得到賠償的。 公共意外責任險,才是業者應該承擔的「責任」。 但責任險是由法官判定業者需負擔之責任賠償民事訴訟之賠償。包含衍生之醫療費用、復健中之不便、失能之賠償、甚至死亡後之喪葬費用。 如果你是玩家,在報名活動前,要了解業者的保險才能確保自己未來發生風險之權益。 如果你是教練,在加入團隊前,要了解你的公司是否能夠承擔出事後之責任。 如果你是業者,更要了解這背後之責任。 戶外運動發展需要更多合法的業者、教練一同推廣讓發展更順利

夏天玩不夠怎麼辦?寶島野孩子告訴你秋冬SUP立槳的最佳地點!

夏天玩不夠怎麼辦?寶島野孩子告訴你秋冬SUP立槳的最佳地點!

秋冬立槳何處去? 中秋節過後大家有沒有感受到天氣漸漸有了涼意呢?
隨著天氣的轉變,東北角的外海也因為風浪變強而不適合出海了。但在豔陽高照的時刻大家是否還是想出去戶外走走呢?
就讓我們帶大家認識秋冬適合立槳的活動吧!

1. 東北角亞馬遜森林 - 福隆雙溪河道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FulongSUP 難度: (初階 / 中階 / 進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福隆雙溪河有著東北角亞馬遜河的美名。 河道為海水淡水交會,上游溪水從坪林一路往下流,水質清澈乾淨,一路連接到福隆海水浴場。 周遭還有草嶺隧道、田寮洋濕地賞鳥區、夏季福隆沙雕等活動。 是最適合親子同遊、公司活動的好地點。 福隆雙溪河道能夠更自在的學習立槳技巧,未來更能悠遊在海灣,甚至開始接觸立槳衝浪,立槳花式等進階活動喔! 2. 坪林親水公園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PinglinSUP 難度: (初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走進坪林第一個印象就是撲鼻而來的茶香味,第二個印象就是環顧四周看到的青山綠水,第三個印象,往橋下望去,溪流清澈,水流潺潺,還有鴨、鵝悠閒的水中慢游,在水邊鴨正整理身上的羽毛,那一頭還有幾隻白鷺鷥正在休息,這裡就是坪林親水公園,原名為河濱公園,千禧年時改善公園水岸景觀與設施,並正式改名為親水公園,公園內設有石桌石椅,讓遊客可以在此休憩,同時也享受這一片山明水秀,心曠神怡。 在安全又舒適的坪林親水公園中,享受著悠閒的SUP樂趣。 最適合全家同遊,帶著一家大小,帶著毛小孩一同來享受SUP的樂趣。 3. 碧潭-青潭堰立槳悠遊行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BitanSUP 難度: (初階/中階 / 進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新店下龍灣 SUP 立槳體驗, 體驗地點位於北台灣最美的碧潭風景區周圍,由台灣僅存的渡船頭下水, 活動鄰近捷運新店站,交通便捷。 最適合初學者 / 以及進階者學習進階技巧. 4. 宜蘭立槳衝浪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SUPSurf 難度: (中階/進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初階立槳衝浪課程 針對有平靜水域SUP划行經驗與能力的玩家設計的衝浪課程,將從海浪基本知識與浪板操作開始講解說明,循序漸進的教導如何越浪、追浪,以及在白花區(inside)與起浪區(outside)衝浪的技巧。 課程步驟參考(依實際上課狀況調整流程) Step 1. 基本知識與操作 Step 2. 推板越浪 Step 3. 浪花區衝浪 Step 4. 站姿越浪 Step 5. 起浪區衝浪 5. 宜蘭秘境(二龍河)立槳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ElanRiverSUP 難度: (初階/中階 / 進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宜蘭時潮亞馬遜河道 大海的潮汐為宜蘭生養豐富的生態,宜蘭縣礁溪鄉時潮村的生態SUP旅遊豐富而且多彩多姿的生態,比巴西亞馬遜河絲毫不遜色; 6. 新竹峨眉湖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ErmeilakeSUP 難度: (初階/中階 / 進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峨眉溪,位於台灣苗栗縣,為中央管河川中港溪的最大支流,流域跨越苗栗縣三灣鄉及新竹縣峨眉鄉、寶山鄉、北埔鄉、五峰鄉。 平靜無風無浪,適合闔家歡樂 7. 新竹Barak滑水場立槳/滑水/水翼一日遊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BarakWaterSports 難度: (初階/中階 / 進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位於新月沙灣旁,有著豐富多樣的遊樂設施。 可從事滑水、立槳、水翼 課程。 也能包場享受玩水+BBQ的樂趣 8. 台南曾文溪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meetup 難度: (初階/中階/特殊)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水域因靠近出海口是鹹水,但不像海邊有時候會有浪大的問題故較適合初學者、不太敢碰水的學員作為體驗,讓第一次嘗試的朋友比較好在板上站立,不會產生挫折感,也是最適合親子同樂的好地點。 9 .墾丁萬里桐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Talariyar 難度: (初階/中階/高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萬里桐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 適合SUP及浮潛活動。也有最美的海上夕陽,金色海面印入眼簾,也有海中壯麗珊瑚及可愛海龜。 秋冬的時間,由於台灣本島擋住的東北季風,萬里桐不但依然有著溫暖的氣溫,水溫,而且也少了風浪的侵襲,是最適合避寒的地點喔! 10. 小琉球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LiuqiuBlackmanSUP
難度: (初階/中階/高階) 適合月份: 一年四季 小琉球清澈的海水,四季皆宜的水溫,大部分海域都相對平靜, 相當適合SUP及浮潛,活動過程中還有機會看到海龜周圍環繞。 秋冬的時間,由於台灣本島擋住的東北季風,小琉球不但有著溫暖的氣溫,水溫,有著美麗的日出,夕陽,更有可愛的海龜跟大家共同在海上玩耍。是最適合避寒的地點喔!

從小培養適水能力|兒童及青少年AIDA自由潛水課程介紹

從小培養適水能力|兒童及青少年AIDA自由潛水課程介紹

AIDA Youth Program By Relax in Water 6/15 2021. AIDA特地規劃適合6-15歲 小朋友 以及 青少年自由潛水 認證課程,依照年齡、適水性有著一系列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主要目的在於教育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們如何安全地在水中玩耍,提高小朋友水中的安全性並建立小朋友在水中的自信心以及適水能力 近幾年自由潛水形成一股風潮,已經成為時下最流行的運動/活動。然而現階段的課程都是設計給16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的!每天看著爸爸媽媽大包小包的出門玩水,難免會有小朋友抱怨吧?難免家長會想:哎呀,真想帶著小朋友一起接觸這個美麗的運動!現在各位家長有這個機會啦!因為AIDA推出了幼童自由潛水課程。 AIDA幼童/青少年課程依照年齡分成兩個部分:海豚課程(6歲-11歲)以及AIDA junior(12歲-15歲)。海豚課程又依照小朋友適水性的不同分成了 銅海豚Bronze Dolphin,銀海豚Silver Dolphin,金海豚 Gold Dolphin 。每個海豚課程至少需要三堂課,而 AIDA Junior 則至少需要四堂課。 這些課程目標在提升兒童在水中的自信心,並發展潛水技能,例如呼吸和浮力控制,鴨示下潛和如何踢蹼。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最安全的方式去讓孩子接觸水。我最喜歡的課程安排是有一堂學科我們會口頭詢問小朋友的吸收程度,另外我們也要求家長一起上學科,協助釐清兒童玩水的安全觀念。另外我們也希望這個課程是小朋友自願上課的,這部分則需要家長留意,不要拉著你的小朋友硬是讓他上一堂她不喜歡的課程,學習狀況是會打折的唷。 因為成人和兒童在身體結構上仍有不同,所以我們在課程上並不會有太直接的『閉氣』、『下潛深度』、『橫隔膜抽動』等專有名詞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我們加強了 水中自救能力 以及親水能力、安全觀念的建立。
課程另外一個重點則是: 家長的陪伴 。學科部分家長需要全程陪同,術科的部分則是歡迎家長一同下水,如果家長會游泳會自潛是最棒的,但如果不會也沒關係喲。 並且我們在學科課程教導孩子在沒有成人的看護下禁止潛水(也就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獨潛),當然爸爸媽媽記得要附和一下教練,這樣我們才可以加強這個觀念(笑)。如果父母有合格的自由潛水証照能力,可以在2m以上水深的地方陪同孩子練習,如沒有學習過,則建議讓孩子保持2m以內水深的地方進行練習。 課程的主要課程內容 銅海豚: 教孩子們漂浮,用蛙鞋在水中游泳,進出深水區。如何踩水和尋求幫助,建立水中自救能力。 銀海豚: 增加跳水和耳壓平衡技術並加強自我救援的技術能力。 金海豚: 增加學習沿著繩子下潛並且加入潛伴協助的知識與操作。 AIDA Junior計劃: 包含了Dolphin課程的所有內容,並且是針對兒童/青少年的最後一個計劃,直到他們大到可以參加成人AIDA課程為止。此課程必須12歲-15歲的小孩才可以參加,此時的課程也更趨近於成人自潛課程的內容。 以上課程達到一定的標準後也會有國際證照的發放喲!還在想像和小朋友一起玩水、潛水的畫面嗎?現在就讓它實現吧!更多課程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絡唷

自潛新手常見的八大問題

自潛新手常見的八大問題

你想要自在悠遊的在水中享受潛水的樂趣嗎? 你知道其實每一個人出生時都有在水中自然的反射能力是夠透過訓練被開啟的嗎? 感謝 @Ease Freediving,整理了自由潛水新手常見的問題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讓大家更了解如何開始進入自由潛水的世界 👉課程建議及認證標準 ?
如果不太會游泳,也沒有什麼水上活動的經驗,在踩不到底的水域飄著會感到緊張,建議您上初階,好好紮根,認識一下這個運動,也確認自己是否對自潛這項運動有興趣。
AIDA1
PADI BASIC FREEDIVER
如果您能放鬆游完200M(不限泳式、也不需要游得多標準,不限時間),在踩不到地的水域飄著非常放鬆自在,有一些水上活動的經驗(浮潛、水肺、衝浪‧‧‧等等),您可以跳過初階,直接報名中階課程。
AIDA2
PADI FREEDIVER
MOLCHANOVS WAVE1
👉該選什麼系統?
每個系統的教學內容及要求的安全觀念其實大同小異,主要都是要大家潛的開心、保守和安全。
不同系統就跟衣服有不同品牌是一樣的道理,有些學員已經是PADI的水肺潛水員,他們或許會希望也成為PADI的自由潛水員。
而這幾個系統都是國際認證的系統,至於適合哪個系統就看個人對於哪個系統是否有偏好了。
另一個可以考量的因素可以參考一下上面的通過標準,AIDA和MOLCHANOVS稍具挑戰性,但不要被上面必須通過的數字嚇到了,這些需要的技巧上課時教練會一一帶領大家練習及克服,再加上一些訓練,並不難過關的。


👉 報名費用、上課時間、地點? 👉歡迎報名Ease Freediving的自由潛水課程,要通過上述認證標準才能取得該系統的國際證照。
活動報名: https://www.fwa.com.tw/diving
上課時就是專心學習與練習,如果課堂內無法通過標準,也不需要擔心,課後預約訓練潛(需額外付費),針對需要加強的項目多練習,當該項目練習後通過,教練就會為您申請證照。 問: 沒有上過初階自由潛水課程,可以直接報名中階嗎?
答:如果您能放鬆游完200M(不限泳式、不限時間),在踩不到地的水域飄著非常放鬆自在,有一些水上活動的經驗(浮潛、水肺、衝浪‧‧‧等等),在海上是放鬆不緊張的,可以直接從中階 課程上起。 問: PADI和AIDA、Molchanovs這些系統差別在哪裡,該怎麼選擇呢?
答:這些系統都是國際的自由潛水系統,都非常專業並注重安全及教學。
選擇PADI、AIDA或是Molchanovs就如同買衣服時有不同的牌子讓您挑選。其實教學內容及注意安全的觀念都是相似的,唯通過的過標準有些差異,AIDA的通過標準更具挑戰性一些。 問: 不會游泳可以學習自由潛水嗎?
答:如果您不太會游泳,在踩不到地的水域飄著會有點緊張,也沒有太多水上活動的經驗,就建議您參加“初階”自由潛水(PADI Basic/AIDA1)課程。 問: 自由潛水和水肺潛水差別在哪?
答:自由潛水是閉氣潛水,它是以更貼近大自然以及不干擾水下生物的方式進行潛水,一副面鏡呼吸管及蛙鞋就可以體驗水下的美景。水肺潛水則是背著氣瓶潛水並可以正常呼吸地進行潛水活動,非常適合觀察水下生物及攝影。
雖然兩者都是潛水,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樂趣,但卻是完全不同邏輯的活動;兩種潛水的學科和術科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科學,所以,無論您想從事哪一種,都要經過合格的教練教學才能保障您的安全喔。 問: 如果上完課,但沒有通過要怎麼辦呢?
答:有通過很棒,但上完課沒有通過也是非常正常的。自由潛水是一個運動,然而所有運動都是要經過練習和訓練的,應該沒有任何運動是上個2~3天,就能玩得非常專業的吧?!所以沒有通過的學員當然歡迎報名Ease的訓練潛,針對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多加練習,即便是已經通過的學員,都還是會報名訓練潛,持續進步,直到有信心自行約潛伴去玩,這樣才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活動報名: https://www.fwa.com.tw/diving 詢問 &討論課程 &確認上課日期: 請加LINE官方 @tyk5907b,歡迎直接跟客服討論喔~

立槳需要學習嗎?帶你由淺入深認識SUP立槳!

立槳需要學習嗎?帶你由淺入深認識SUP立槳!

立槳運動從引進到台灣後轉眼超過十年的光景了,推廣立槳運動的教練也越來越多。 如何讓學員充分享受立槳的樂趣,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 立槳雖然取得容易,但能夠穩定的在開放海域划行,需要有更多安全的觀念,以及技術的訓練才能讓立槳運動更安全更有趣。 在我們的教學中,教練會根據學員的狀況的給予技術的指導,探索學員心裡的恐懼給予強大的支持,讓學員能夠突破心房循序漸進的熟悉立槳運動。 我們的教學一率採用正規的立式划槳板搭配腳繩、以及立槳(單截槳)。 讓學員在過程中學習趴姿、跪姿、站姿 等不同技巧。 因應立槳活動會面臨的各種水域狀況。 我們推出了 「小班制」 最多四人技術班。 內容包含:
等級1:(基礎認識) 裝備介紹 裝備搬運注意事項 打氣、裝Fin、擺放注意事項 等級2:(初學技巧) 上下岸點、划行路線判斷 上下岸方式(沙灘、碼頭、岩岸) 趴划技巧 跪划技巧 站划技巧 轉彎技巧(正槳、反槳) 落水上板(落水後30秒內) 等級3:(初級技巧) 站姿 (Neutral、Side 、Surf、T stance) 站姿划行考驗 (直線25M來回) 原地正槳旋轉/反槳旋轉(不可超過直徑10M) 坐姿原地翹板定軸旋轉(正槳3圈、反槳三圈) 跪姿原地翹板定軸旋轉(正槳3圈、反槳三圈) 平行站姿、前後腳站姿轉換 等級4: 前後腳定軸翹板原地旋轉(正槳、反槳各三圈) 腳繩脫離距離10M、游至板邊上板復位 板上救援-直拉上板 板上救援-翻板救援 四人小班制教學,讓真正想要學習立槳運動的玩家能夠學習真正的立槳技巧, 體會更多立槳的樂趣。 歡迎手刀報名! https://booking.fwa.com.tw/activities/AdvancedSUP #立槳 #寶島野孩子 #最多四人 #Max4

熱血一夏!丙級立式划槳教練講習證照班(體育署證照班)

熱血一夏!丙級立式划槳教練講習證照班(體育署證照班)

讓我們熱血一夏! 歡迎有志加入立槳推廣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 配合向海致敬,為培育未來專業水域活動教練特舉辦體育署證照丙級立式划槳講習班。 活動詳情 活動三天: (訓練時數合計: 24hr) Day1: 立式划槳學科 海浪救生學科 立式划槳術科學習 Day2: 海上立式划槳救生學習 立式划槳術科測驗演練 帶團實務研討 術科測驗 Day3: 實習 注意事項 本教練講習證照班, 建議需具備基本划行能力。 術科測驗無法通過者恕不退費改發研習完成證明。 活動請勿遲到早退,須完成完整課程以及測驗才能發給證書。 術科測驗內容: 立式划槳操槳技巧(趴划/跪划/站划) 立式划槳控板能力(直滑/轉彎/定軸旋轉) 立式划槳救援能力(水上自救以及救生) 總合演練測驗 活動地點

bottom of page